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553 (第1/2页)
备司分为火器与兵器两类。除了生产、储存武器以外,最重要的乃是研发。武备司前的广场上,几个身着军装的技术兵正在记录炮弹的落点。顺着落点往回看,可以看到方才发射过的加农炮在水的冷却下冒出丝丝白烟。加农炮又称之为红夷大炮,是正宗的进口货。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,华夏的禁海并非真的重农抑商到愚昧,而是往往因为政治上的种种原因造成的结果。但有些东西总是需要进口的,于是造就了庞大的走私链条,在近海诞生了无数赫赫威名的海盗,其中不乏把西方人打到屁滚尿流的猛人。比如最凶残的郑一嫂,其势力范围从珠江口一直覆盖到琼州海峡,部众达三四万人,与其说是海盗,不如说是海上王国。而海盗并非只靠打劫为生,就如当年窦向东的船队一样,他们都是一边打劫一边经商的。古时运力所限,西方的货品很难直接运到华夏。都是通过各个港口,逐站传递。海盗们从中转站买了货品,自然要找买家。华夏沿海的大家族,便是他们合作愉快的友商。走私的东西除了奢侈品,最要紧的便是武器了。管平波虽是机械专业,学的却不是武器制造。何况时隔多年,专业知识记得不牢靠不说,最郁闷的乃她前世的科学积累,非今时敢想象。许多知识即便记忆深刻如硬盘,也是不能用的。因此,少不得整理借鉴。加农炮属于重载滑膛炮,螺旋口的膛线保证了射击的精准度。管平波弄了来,一方面是想山寨,另一方面则是想做自己的知识储备。古代华夏的文人有个十分cao蛋的毛病——瞧不起技术。再是巧夺天工,震撼了他们的灵魂,他们也只会用华而不实的文字去赞美,一个仔细描述的人都没有。掌握着话语权的文人们,不独看不起奇技yin巧,连打仗都不放在心上。泱泱中华几千载,灿若繁星的名将不知几何,兵书却只指着戚继光的那几本,余者皆是文人式的赞叹,如何布兵、如何查探天气地理、如何调度后勤,只字不提。各类武备志,也是含糊不清,便是有图,又没标个尺寸,描述也混乱不堪、细节含糊。让受了现代教育的管平波每次查资料,都暴躁的想砍人。然而再暴躁,没有就是没有。管平波只得从头开始,自己研发并做好实验数据。年前从走私渠道弄来了几门加农炮,便强令武备司的诸人计算弹道和弹着点,而不是像陈朝楚朝那样,照搬现成的数据,做成各类“小窍门”、“小贴士”发放给炮兵,直接用于实战。这种法子上手倒是快了,可是炮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犹如小和尚撞钟,他就是撞上几百年,都无丝毫进益。管平波可受不了这等风气,她还指着炮兵们能反过来指导技术员,两下里合作,更好的更新换代。于是就出现了抱着文件夹在寒风中写写画画的技术兵们。武备司长郭守彪远远看见管平波,小跑着过来见礼。介于虎贲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