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51 (第3/4页)
后,朝廷按照杨烨的提议裁军减员,愿意退役的士兵便发一笔丰厚的遣散
费,要继续留军的士兵则调到那些受灾严重的郡县协助重建。
其中西域所调遣的人是最多的,朝廷也给士兵们丰厚的待遇——只要愿意来西域,
封赐百亩土地,土地当然是取自西域,反正这里早已没有人烟,土地要多少就有多少;
对于迁徙到西域的民众则可免税二十年,若在二十年中不幸早死,剩余的时间则加到子
孙身上;对于商贾则可免除五成商税,时效五年。
对于西域迁徙的事,河东裴家也给予了不少支持,同时儒宗也着手帮助百姓,孟轲
派遣各坛弟子到民间协助,更下令书院广收门徒,教孩子们读书写字,即可传道授业,
也能让那些去参与修建劳作的大人少了没人照顾孩子的担忧。
忙了大半日,孟轲回到自家庭院,却见素荷珺柔笑迎上,娇妻温婉的笑容倒是叫他
心头聚暖,一扫疲倦。
素荷珺捧过热茶,道:“夫君,辛苦了,润润嗓子吧!”
孟轲答谢道:“多谢夫人。”
抿了一口茶,周身立感温润。
素荷珺问道:“这些日子,百姓们可安定下来了?”
孟轲叹道:“几十万人,哪能这麽快安定下来!”
素荷珺道:“夫君不必担忧,过些时日,百姓便能安居下来。”
孟轲道:“但愿日后神州再无兵燹!”
素荷珺转移话题道:“夫君,这些天来,其他地方又是一个什麽光景呢?”
孟轲道:“孔丘师弟躬身亲为,盖了一个草庐,收下三千孤儿为门徒,悉心授课,
讲经传道。道门修者则领受鸿钧掌教法令,以通天方术改换地势,变动地气,使得土地
更加肥沃,方便民众耕种;也有道者施展移山神通,替民众迁徙道路扫清险峻。”
素荷珺道:“夫君,这些日子你忙里忙外的,不如妾身陪你到外边走走。”
孟轲道:“也好。”
用过晚饭后,夫妇二人挽手出门,此刻已是月上梢头,繁星点缀。
劳作了一整天,百姓们已经就寝休息。
走过一间草庐时,却见一道人影正在挑灯夜读,孟轲透过烛火看清那人面容,竟是
靳紫衣。
这些日子,靳紫衣一直都未出现,孟轲倒是有些奇怪,如今路过他的草庐便欲探访
一番。
孟轲敲了敲门:“靳师叔,子舆偶然路过,特来拜访。”
靳紫衣忙开门相应:“不知教主和夫人到来,靳某有失远迎,快快请进。”
草庐内甚是简单,只有一张书桌和一张床铺,以及一个茶几。
由于没有椅子,三人则跪坐在蒲团上,靳紫衣替二人各斟一杯清茶,问道:“不知
教主到访有何指教。”
孟轲道:“多日来未见师叔,子舆有些想念,所以顺路来探望,不知师叔这些天来
都忙些什麽?”
靳紫衣道:“不过是在研究一些古籍罢了。”
孟轲朝书案望去,只见上边果然堆了好几册竹简,确实是年代久远的古籍。
孟轲笑道:“久闻师叔喜读书,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。”
靳紫衣道:“教主过奖了,靳某资质愚钝,只能以勤补拙了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